九叠篆作品 | 九叠篆知识 | 加入收藏 九叠篆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九叠篆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.0
九叠篆转换器

当前位置:九叠篆网 > 九叠篆作品 >

瞭望·名人名家信真‖以刀为笔写春秋一一西泠篆刻名家石双樑

时间:2023-08-07 17:25:05 编辑:九叠君 来源:九叠篆网

以刀为笔写春秋

一一西泠篆刻名家石双樑

信真

石双樑

【艺术家简介】石双樑,字文澍、怀玉、万石公、可翁,别署抱石斋。1970年生于天津,祖籍山东莱州。现为西泠印社社员、中国书协会员、天津印社副社长、东隅印社副社长、河北美院特聘教授。师从童衍方先生得到哈佩、孙伯翔诸位先生指教,中国国家画院高卉民工作室专业画家。

出版《游刃一一石双樑篆刻作品集》《花开壶上》《天印藏陶》《游刃塞上陶》《磨砖作印|石双樑游刃古砖印作品集》《空纳万象|石双樑心经印作品集》《尚道印相——石双樑师生作品集》等。举办“花非花”,“花开壶上”,“墨点京华”,“净土花开”“空纳万象”“尚道印相”师生作品展等。

《空纳万象|石双樑心经印作品集》

《石双樑花开壶上作品集》

石双樑,这个生于天津的山东汉子,凭着一把刻刀闯进艺坛,拜在著名金石大家童衍方(西泠印社副社长)先生门下学习书法篆刻,一举获得西泠印社第六届艺术评展优秀奖,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刻字展、百年西泠中国印大型篆刻海选杭州总决赛、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入展提名、全国第七届刻字展、第二届国际刻字邀请展、全国第六届篆刻展等,成了一颗闪烁在印坛的新星。

篆刻艺术,是书法(主要是篆书)和镌刻(包括凿、铸)结合,来制作印章的艺术,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,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。篆刻与制作原本是分开的,最早的印大都是艺术家设计,再交由工匠铸造而成的。汉代时,领头的将军要颁发给兄弟民族一个官印,因军中官职往往急于任命,印信很难按程序完成,于是艺术家们亲自上阵,挥刀一刻,虽然都是仓促凿成,却更有趣味,于是在历史上形成了专门的一个艺术站类,叫“急就章”,更为后人所仿效。“急就章”这种不经意的写意篆刻,拙朴浑厚、峻峭劲挺,表现了篆刻写意的艺术特色,并成为一种精神沿续到今天。

篆刻的写意精神主要来自中国汉字的意象传统,印从书出,印宗秦汉,无不彰显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,为写意性经营的出发点和立足点。石双樑以刀代笔,写出地道的中国汉字的意味。

石双樑认为,写意是篆刻创作上一种意识上的解放,是集艺术、哲学、禅学于一体的艺术,是艺术家本心的修行和安顿身心的载体,当意涌上心头之时,艺术的创造自然“意”于“法”了。

在石双樑眼里,这个“意”是笔意。写意的本体是笔意,也就是笔法,没有精湛的笔法,作品的精妙是很难出现的。篆刻取法于古老的篆书,通过运刀将篆书刻于方寸之间,运刀之法有单刀、双刀、复刀、反刀、飞刀、锉刀、轻刀、伏刀、埋刀、切刀、舞刀、涩刀、冲刀和送刀等多种,刀法如笔法,一刀去一刀来,也有着严格的运行规范。可在石双樑眼里,那杆刀就如同毛笔一样,他喜欢冲刀,那种快爽的感觉很好。一刀下去,由速度产生力度,由力度产生刀味,见刀、见笔、见神,使线条有书写时的圆厚、朴茂、劲挺的感觉。

线条是笔意的关键,石双樑很在意线条的质量,要有刀感,也要有笔感。转折的笔划注重笔势,有力量、有韵味、有节奏,富于感情。直线却不按常规,暗含曲意,弧线又偏偏慢行刀,以求内含涩意。这种线条的对比,笔划的收放,强化了线条的表现力。

“澹月隐芦花”

在石双樑新书《游刃》网络展中,有一方印叫“澹月隐芦花”。印中五个字离上、下、左、右边框都很近,空出了中间的一块红,使整个印面留有透气之处。“澹”起笔厚重有力,“厂”头下的一撇一捺,轻轻一挑,让“澹”字增添一点动感;“月”横躺在“澹”下,疏朗稳重;“隐”被挤在下面,被迫向左边伸展,加强了与左边的联系;“芦”紧靠左边,却向右略倾,笔划干脆流畅;“花”字呈接“芦”势,笔势向右上倾斜,左边的笔划冲破石头的边,像洒落在纸上的墨,与“澹”的右上部相呼应。石头的侧面以阳刻法刻了三面款,古朴的魏楷,一笔一划都一丝不苟,让人感觉到艺术家精准的创作态度。写意的印面与规范的魏楷边款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对比,有一股无法抗拒的感召力。

在石双樑的刀下,印的每个字、每个笔划在波动中求新变,纯熟的刀法,圆厚、朴实、生动、流畅,如同在纸上自如的书写,自然大方,舒畅平和,蕴涵书法的笔情墨趣。

在石双樑眼里,这个“意”是古意。中国篆刻源远流长,历代印风已为篆刻开辟许多参照式样,入古出新是所有篆刻家必经之路。石双樑认为:“篆刻一艺乃古雅之事,古典基因不能丢,要敏锐洞察古代经典作品的精华所在,做到学以致用,倾注才情,宣泄情感,我刻我心,技进乎道!只有这样才能有生命力。”他以汉印为基调,融入先秦古玺以及各流派的元素,取古玺文、金文、石刻文、砖瓦文等古文字的“古意”与“简率”、篆隶以及民间书法的“拙朴”、以“古拙、简率、大气”为风格,力求在方寸之间营造出浓郁的金石气、书卷气,做到意与古会,不与人同。

2009年,中国篆刻网推出石双樑精品隋唐印展,全部是8-250px的大印,九叠文的篆法,在古印中,最为体现刀法功力的就是九叠文印。九叠篆,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,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“国朝官印”字体,主要用于印章镌刻,其笔画折叠堆曲,均匀对称。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,则视笔画的繁简确定,有五叠、六叠、七叠、八叠、九叠、十叠之分。之所以称为“九叠”,则是因“九是数之终,言其多也”。简单的笔划,婉转流畅,气势恢宏。

汉鱼古砖拓本

“泰山不让土壤” 唐宋官印

“立事命安其身”大写意古玺印风

“有好都能累此生”唐宋官印风

业界评论说:“取法唐宋官印,匀整中求烂漫。其实,石双樑在骨子还是很传统的人,他喜欢探索古人,探索别人没有发现的,这种“官印”,似乎就是一个迷矿。石双樑喜欢这种“将军印”、“唐宋官印”,尤其是燕下都的齐国陶文,他收藏了很多古印谱、古砖、古陶瓦,在把玩中品其中的味道。

古意之所以让人迷恋,不仅仅是因为年代的久远,而是因为它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信息,对社会生活审美意识的全息反映。古意之美,充满着勃勃生气,是自然天成之美。石双樑在他的印中,不经意地经营着他心驰神往的古意,并融入时代鲜活清新的气息,让人既感陌生又觉亲切,而这陌生与亲切或许正是其印的价值所在。

在石双樑眼里,这个“意”是诗意。篆刻虽然只有方寸之间的大小,但其艺术的冲击力、感召力,也如诗如画,耐人品味。篆刻与诗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许多诗词的名句都是篆刻入印的首选,在石双樑的印中,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诸如“不将心赏负云霞”、“酒人有古德,文事师南朝”、“人生得意须尽欢”、“一尊同介寿,九月作归田”等精美的诗句,这些诗句都是出自于脍炙人口的名篇诗词。石双樑利用刀的功力,将诗词的意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“人生得意须尽欢”

在印“人生得意须尽欢”中,你可以看到:“人”与“生”中间留出一片空,好象是说,人生要留有余地。而“得”字紧靠右边,与“意”一上一下,笔划分离,似乎是在告诉我们,得不要在意。“尽欢”两字向左边冲出,好象与外界相联,与“得”字一样,似乎是告诉我们,“得”与“欢”都要与人分享。诗句的意境通过篆刻的技法,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。

这些诗句,通过篆刻轻重、虚实、疏密、对比、协调的章法,和清秀、古朴、雄浑、趣味、灵动的刀法,传递出这些名言佳句和诗词歌赋的意境美,真善美的信息,潜移默化地洗涤和净化着人们的心灵。篆刻与诗词相互补充,通过文字的虚实、对比强化了诗词的感染力,凝涩的线条,空灵的布局,表现了诗词散淡悠然的心境。

在石双樑眼里,这个“意”是禅意。禅是人生哲学的高度喻意,如果說禅悟靠的是修持,则写意篆刻境界的达到也靠长期的酝酿。坐禅到忘我,到色即是空,到与天地浑然为一,和印石的心手两忘,心即刀,刀即笔,刀到笔到,笔即心到,“同自然之妙有,非力运之能成”。双樑的印在文字布白大疏大密、大开大合、挤压拆分,融入了禅意的“虚实”,点、线、面的疏密、轻重的“布白”承接关系,或聚或散,或空灵或稚拙,活泼生动,有“聚散”、有“节奏”、有“韵律”。

石双樑喜欢把禅语入印,他的“生欢喜心”印,“生”字形同生长着的花木,点活了字相,流透出“生欢喜心”的生气和禅机;“欢”字的脸形及眉眼鼻口拙朴生动,“喜”字另成笑意,都回应着“生”的动态;“心”字则改变了原字本有的流线形状而做了一个方底,向上托住了“生欢喜”三个字;“生欢喜心”四个字相对来说上紧下松,落款儿紧紧贴着正文而下,从而有所调整,使整个章法布局周全稳重。

那刀在石双樑手里,就是一支笔。那些印文是石双樑直接用刀“写”到石头上去的,有酣畅的书写感,喻象生动,我似乎也能感受到那种浓得化不开的风月和禅趣。刻完印面,还只是印章的一个程序,等静下来,他还会认真地刻上边款,或楷或行或草,气定神闲,诠释着一股不惑男人的谈定气质。

“得大自在”

在石双樑眼里,这个“意”是已意。任何高明的艺术品都是艺术家最独特的表达,篆刻虽然受到刀、石、字体、古今风格和尺寸等元素的制约,但能够出新意并且有明显的个人风貌,这才能产生不可抹煞的价值。篆刻从设计开始,就体现着强烈的个人意识,是篆刻家个人审美追求的体现,在章法创作上,是篆刻家对形式美的把握和创新,在刀法上,是篆刻家表意性的创作过程。

石双樑在创作中

石双樑不独守师门,转益多师,准确的把握时代的脉搏,以刀为笔写春秋。在章法上,他力求平中求变、实中寓虚、合理夸张,并富有装饰性;在刀法上,他喜欢大刀、快刀剜石,横冲直闯,刀与石相碰,只听到石头嘎嘎蹦裂的声音,情感和刀声从印面溢出;在印面效果上,强调刀感,追求线条的古拙或劲健,以刻刀体现出筋骨血肉全备的笔墨韵味。

石双樑经常说:篆刻家的手中,比书法家多了一支“铁笔”,何不尽情地发挥其优势呢。他在总结自己的篆刻语汇时写到:用刀角推冲运行,刻出的线条扎实挺拔;用刀刃披削运走,刻出的线条流畅秀逸;用刀侧线条徐徐推进,刻出的线条凝重苍古;刀口锋颖衔接含蓄,刻出的线条浑厚持重;刀势外露,则方拓雄劲,刀势内蕴,则朴拙肃穆。

“唯美主义”在石双樑眼里,美是无敌的。他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“唯美主义”。德国美学家莱辛所说“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追求的东西,如果与美不兼容,就必须让路给美。”与写意绘画和写意书法一样,写意篆刻也将以其独有的魅力在篆刻艺术中独领风骚。石双樑正是追求“唯美主义”的表现手法,以其无敌的美,拓展着他的艺术世界。

信真

【作者简介】信真,天津宝坻人,1953年生,1973年入伍,曾为解放军大校军衔。历任原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事、副处长,军区党委秘书、党委办公室主任,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,军区政治部副秘书长、秘书长,陆军某甲种摩步师政委,石家庄警备区政委。退休后,携全家回到家乡,8年来带领退役军人自主创业、带领乡亲们振兴乡村,荣获天津市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组第一名,第二届全国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。瞭望中国新媒体顾问。

☆石双樑艺术经历☆

2003年,西泠印社第五届艺术评展;天津第二届书法新人奖。

2006年,荣获西泠印社第六届艺术评展优秀奖;“中评协杯”第三届全国财政系统书法大赛金奖;天津市第五届书法篆刻大赛金奖;第二届天津职工艺术家称号;全国第六届刻字展等。

2007年,百年西泠中国印大型篆刻海选杭州总决赛;“中华情”全国美术书法联展入展;第二届天津青年书法十佳称号;天津第四届“群星奖”金奖;天津市青年提名展;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入展提名等。

2008年,全国第七届刻字展入选;第二届国际刻字邀请展;全国第六届篆刻展入展等;河北美术出版社发行《石双梁书法篆刻作品集》。

2009年,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入展提名;西泠印社海选西湖风总决赛。

2010年,天津第五届群星奖金奖。

2011年,天津首届书法篆刻临摹大赛金奖。

2012年,西泠印社诗书画印三项全能入选(华北赛区5人);出版《游刃》作品集。

2013年,全国第七届篆刻展入展;西泠印社第八届艺术评展入展;西泠印社邀请展;进修于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童衍方工作室。

2014年,《花开壶上》作品集出版;举办“花开壶上”艺术联展;正式拜在篆刻大家,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先生门下,成为其入室弟子。

2015年,《花·非·花》艺术联展。

石双樑

石双樑篆刻艺术欣赏

石双樑在创作中

红尘一梦醉千年

红尘一梦醉千年

红尘一梦醉千年

此心安处是吾庐

此心安处是吾庐

此心安处是吾庐

依旧烟笼十里堤

依旧烟笼十里堤

依旧烟笼十里堤

白草原头闻雁声

白草原头闻雁声

白草原头闻雁声

长风破浪会有时

长风破浪会有时

长风破浪会有时

青山见我应如是

青山见我应如是

野旷沙岸净

云峰藏异草

秀水绕门蓝作带

石双樑

石双樑授权刊发其相关的文图印作品

瞭望中国新媒体刊头题字 马誉炜将军

Copyright:2022-2023 九叠篆转换器 www.71312.cn All rights reserved.